【广州日报】“老黄”不治疗两年内可致盲 - 中山大学新闻网
【广州日报】“老黄”不治疗两年内可致盲 - 中山大学新闻网【广州日报】“老黄”不治疗两年内可致盲 稿件来源:广州日报2015年10月18日B06版
作者:伍仞、任珊珊
编辑:刘嘉
发布日期:2015-10-19
阅读次数: 名医大讲堂主讲嘉宾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副主任兼眼科医院副院长 林晓峰教授 中山眼科中心眼底病中心主任 吕林教授 眼底包括视网膜、视盘和黄斑,是人体唯一一个能直接看到血管情况的区域。一旦眼底出现病变,病人的视力将严重受损,最终变成法律意义上的盲人。 10月14日下午,广州日报名医大讲堂第50期讲座在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举行,主题为清朗世界,尽在眼底——眼底病防治专场。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副主任兼眼科医院副院长林晓峰教授和中山眼科中心眼底病中心主任吕林教授,分别就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和老年性黄斑变性的防治进行演讲。 专家指出,患糖尿病10年,约80%的I型糖友和约55%的II型糖友出现眼底损害,在患病 15年以上的糖友中,几乎100%的I型糖友和70%的II型糖友发生糖尿病上眼。老年性黄斑变性的危害性也不遑多让。在中国,65岁以上人群的老年性黄斑变性发病率高达7.67%,八十岁以上人群则有超过两成的人会中招。专家呼吁,要想挽留眼前的晴朗世界,眼底病不可不防。 现场问答 高度近视务必定期查眼底 问:患糖尿病10年,没检查过眼底,现在需要看什么科? 林晓峰:无论患糖尿病多少年,只要认识眼底问题,都应该找眼底专业医生做详细检查,保存好相关检查结果作为眼底的健康档案。 问:怎么区分老年性黄斑变性是湿性还是干性? 吕林:自己感觉不到症状,要通过血管造影,有新生血管、血管渗漏,就是湿性AMD。湿性往往病情严重些。 问:用中草药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治疗AMD有效果吗? 吕林:这个药可以用,但是缺乏循证医学证据。真正确诊晚期AMD,还是要正规治疗。 问:高度近视的眼底病变,如何治疗? 林晓峰:高度近视可能引起巩膜葡萄肿、视网膜变性、玻璃体变性等情况,难以笼统地回答怎么治疗。关键要知道,高度近视患者会眼轴变长、视网膜变薄,当眼轴长到一定程度,视网膜可能出现裂孔、脱离,所以高度近视一定要定期查眼底,看看有无风险。避免跳水、踢球等激烈运动。 问:AMD能否通过眼保健操、针灸、服用杞菊地黄丸来预防? 吕林:眼保健操和针灸对AMD的防治得不到肯定的证据。除了维生素C、维生素E等有循证医学证据证明有效之外,其他保健品、中草药,我们不提倡、不反对。 问:老年青光眼术后视神经萎缩影响视力,是否和AMD有关?能否使用抗新生血管治疗? 吕林:如果单纯青光眼引起的视神经萎缩,用抗新生血管是没有用的,除非是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或者青光眼合并AMD。 问:糖尿病引起的眼底病变有什么症状?已经影响到眼底但血糖控制不好,怎么办?可以用中药吗? 林晓峰:糖尿病所致眼底病变,不一定有异物感、不舒服,更多是温水煮青蛙,可以不知不觉就瞎了。如果一只眼睛视力好,另一只不好,可以完全没有感觉。首先要控制好血糖,最根本的病因不去除,眼底血管不断受损,一定要请内分泌医生科学地控制血糖。 中医药确实有很多好的药物,中药有很多成分目前我们不清楚。具体到一个病,哪些中药可以治疗,需要有强有力的证据。使用血糖仪监测血糖,可以客观判断一个药有没有效。 问:孩子刚出生发现有视网膜黄斑病变,10岁了视力很差,不知道还有没有干预的机会? 吕林:小孩黄斑病变和老年性黄斑病变不一样,有可能是家族遗传性、先天发育不好,首先要检查确诊。10年这么久,治疗比较难,但有可能还能稍微提高点实力。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患病率:糖尿病人群中24.7~37.5%发病经常有病人见到医生说,‘我的糖尿病上到眼里了。’的确,糖尿病会‘侵蚀’视网膜健康。林晓峰教授指出,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是最常见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在糖尿病人群中的患病率为24.7~37.5%。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主要包括视网膜出血、增殖和黄斑水肿两大类,主要表现为眼底血管微循环改变。病人眼底的微血管周细胞及内皮细胞受损害缺氧,导致新生血管形成,出血、渗出、水肿、增殖。 和白内障导致的眼盲不一样,糖尿病导致的视功能损害是不可逆的。糖尿病‘上眼’,就像温水煮青蛙。很多糖尿病患者直到一只眼睛看不见,才想起要去眼科治疗。林晓峰说,对于眼底筛查的时机,1型糖尿病如果在青春期前或青春期发病,可在发病3年后做第一次眼底检查,2型糖尿病患者从确诊时开始首次检查。这两类糖尿病患者在首次检查后,每年都要查1次眼底。妊娠糖尿病患者在妊娠前或妊娠初3个月开始检查眼底,中度患者每3~12个月复查一次,重度患者每1~3个月复查一次。 林晓峰建议,糖尿病患者一定要控制好血糖。每年定期复查,眼部有任何变化都别自己消化,一定要到眼科治疗。病人要自己建立一个就诊档案,简明扼要地注明何时何地做了什么检查,病情是如何的,病人要注意保留每次检查的影像学资料。 治疗:如果及时干预,早期患者可避免视力骤减DR的治疗,首先要控制好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目前发现,药物可以使得部分早期患者发生逆转。林晓峰指出,美国的研究结果证实,有效的治疗可以让90%的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避免出现严重的视力下降。 有效的治疗包括定期随诊、必要和适当的眼内注射药物治疗、视网膜光凝、手术治疗干预等。抗VEGF制剂是糖尿病黄斑水肿的治疗首选,此外还有激光、玻璃体手术。病人出血或者有局部出现新生血管增殖,导致视力下降时,医生可以通过玻璃体手术,去除增殖血管,保留最重要的黄斑部,挽留部分视力。 老年性黄斑变性 发病率:80岁以上,每5人中有一人患黄斑变性正常情况下黄斑是眼底中一块基本没有血管的区域,如果黄斑出了问题,一个人最好的视力不可能超过0.3。吕林教授指出,假如得了老年性黄斑变性(AMD),主要症状就是视力下降、看东西模糊不清,又因为出现病变的黄斑会出现扭曲,所以患者看到的物体也会出现扭曲,就像哈哈镜内的图像。另外,整个视野中的东西原本鲜艳、亮丽的颜色都会变得灰蒙蒙。另一个典型病征是,视野中心的物体会变黑变暗。要敲响警钟的是,AMD可以使人视力急剧下降,85.1%未经治疗的湿性AMD患者2年内视力将下降到0.05以下,成为失明人士。 AMD的病因目前还不清,但明确和年龄增长相关,随着人口的老龄化已经而越来越常见。西方国家65岁以上的失明人群中,有60%都是由AMD引起,而在中国,AMD的发病率也高达7.67%。一项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广东斗门50岁~59岁人群中,AMD的患病率为2.9%,一过60岁患病率开始连连攀升,60岁~69岁、70岁~79岁年龄段的患病率分别为7.8%及12.9%,而到了80岁以上更高达23.5%,也就是说每5个人就有1个人患有AMD。 治疗:中期要大剂量补充抗氧化维生素及矿物质吕林指出,早期和中期的AMD,不需要药物治疗,但中期需要遵照医嘱补充大量的抗氧化维生素及矿物质,包括维生素C每日500毫克、维生素E400个单位、β胡萝卜素25000个单位,氧化锌80毫克、氧化铜2毫克。循证医学证据表明,大剂量地补充这些营养素有利于降低病情延缓的风险。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蔬果中含有丰富维生素和矿物质,但日常进食的蔬果量可能未能补足AMD患者所需的大剂量,建议就补充方式咨询医生。 而AMD到了晚期,需要采用激光光凝术、光动力疗法或抗新生血管治疗。AMD的本质是黄斑处不断长出新生血管,三种治疗方法都是针对新生血管。激光光凝术是使用激光烧灼、固定新生血管的治疗方法,仅适用于新生血管在中心凹以外的病灶,激光可能对周围正常组织造成损伤。光动力疗法则相当于导弹,是把光敏感药物注入体内后,使用激光照射病变部位的一种治疗方法,利用较弱的激光活化药物,抑制视网膜的损伤,使新生血管萎缩,这个方法用的激光剂量比上个方法的剂量低得多,对正常组织没有破坏。抗新生血管治疗则是近10年来眼底病治疗的一大突破,通过玻璃体内注射给药,药物直接作用于影响新生血管的关键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从而抑制新生血管,达到治疗效果。 预防:多吃叶菜、鱼类可助预防老年性黄斑变性吕林指出,AMD并不可怕,只要日常生活多加预防、调整饮食、定期自我检查及体检、积极的治疗,视力是可以得到提高或改善的,并且能够维持良好的视力状态。 吕林表示,戒烟、坚持锻炼、健康饮食(如增加绿叶蔬菜、鱼类等)可以帮助预防AMD,同时建议,人过45岁就应该开始定期进行常规眼底检查,假如检查发现眼底没有年龄变化,或者只是正常的随年龄增长的变化,在45岁~54岁之间,可以每2年~4年才查一次眼底,到了55岁以上,间隔就要缩短到每一年到每两三年查一次。而假如检查中发现了早期或中期的AMD,即使没症状,也需要6~24个月检查一次,而假如出现了上文所说的症状,则应该立即就诊。 自己也可以发现AMD的一些兆头。如使用类似围棋棋盘、中央有一黑点的Amsler方格表。吕林介绍,Amsler方格表是一种快速且简易的检查手段,AMD患者看到方格的直线扭曲、中间黑点模糊。另外,早上起床看看门窗,假如门框、窗框变弯,也应该警惕是AMD。 假如怀疑出现AMD,需要做视力检查、眼底镜、OCT(眼部CT)等来了解眼底视网膜状态的检查。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