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本港台现场报码开奖 > 园丁风采 > 名师工作室 > 陈玉环 > 正文内容

【南方日报】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黄修己:学术研究要融会贯通,切

作者:admin 来源:未知 更新日期:2018-12-25 浏览次数:

  【南方日报】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黄修己:学术研究要融会贯通,切莫生搬硬套 - 中山大学新闻网【南方日报】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黄修己:学术研究要融会贯通,切莫生搬硬套 稿件来源:南方日报2016-12-27第A07版

   作者:吴少敏 姚瑶

   编辑:郝俊

   发布日期:2016-12-27

   阅读次数: 近日,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黄修己在康乐园寓所里,专注地看着摄影记者的镜头,边自然地交替着摆手、叉手和扶眼镜的拍照姿势,边笑呵呵地说:这是你们年轻人拍照的动作,今天我也年轻一把!81岁的黄修己是著名的现代文学史家。他的现代文学史研究历程,就像学习年轻人的拍照动作一样,勇于尝鲜,敢于创新,显示着一种青春的活力。先是出版了文革后第一本个人独力撰写的文学史《中国现代文学简史》,接着又不断吸收学科发展的新成果,增添新材料、调整思路,出版新着。他的每一部着作都在对现代文学的认识上向前迈出新一步,直到退休后也还未止步,还有新的学术着作问世。 他一直前进在严谨治学的路上,正如他的散文集《我的三角地》里一段令人印象深刻的话:在我们心里,治学是一种科学,科学的任务就是求真理。因此对从事学术工作有一种崇高感、神圣感。 文革后出版首部个人撰写的文学史 1955年考上北大中文系后,黄修己从家乡福建出发,乘坐轮船、汽车、火车,辗转五六天抵达北京。那时,他可能没想到,他和同学们将成为新中国自己培养出来的第一代学者,即后来闻名学界的55级一代。 黄修己回忆说,55级一代有着特殊的生活经验,先后亲历抗日战争、建国初期、改革开放等重要历史时期。也正是这些特殊的经历,让他树立了在学术研究中追求真理的决心,专注地研究现代文学,希望正确地认识现代文学的真实面目和贡献、缺失。 文革时期受四人帮的破坏,教学科研全都停顿了,他则躲进图书馆,阅读了大量的现代文学资料。他从阅读1915年创刊的《新青年》开始,一本一本地往下看,直看到它停刊。然后看《新潮》《每周评论》《小说月报》《创造》季刊……占有了充分的第一手资料,就发现历史比过去文学史写的更为丰富多彩,因而产生了重写文学史的最初愿望。 黄修己说,那段时间图书馆里经常只有他一个读者,慢慢地和3个值班的图书馆员熟络起来,帮他们做点事,甚至被称为第四个图书馆员。正是这时的大量阅读、思考,才诞生了后来的《中国现代文学简史》。 1984年,黄修己独力编出了《中国现代文学简史》,恢复了建国前个人写文学史的传统。这部书重新审视现代作家们的文学成就,客观地评价了胡适、周作人等文学大家的贡献。 提起这本书,黄修己说:这是我最有影响的一部文学史着作,在前人基础上增加了很多新的内容,正面叙述一些有影响而长期被遮蔽的作家作品和流派,向恢复现代文学的丰富性迈进了一步。一定程度上把改革开放后的思想解放成果,吸纳到文学的研究之中。没有这之前长时间下的功夫,是不会有这样的收获的。 退休后还在不停修订着作 1987年,52岁的黄修己从北大中文系调任中大中文系,回到阔别32年的南方大地。 来到中大后,他得益于广东改革开放的思想气氛,开始进入学术爆发期,先后出版了《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中国新文学史编纂史》《不平坦的路》等广为流传的学术着作,主编了《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史》《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方法论集》《20世纪中国文学史》《百年中华文学史话》和《张爱玲名作欣赏》等各种类的着作。虽然学术上很有成绩,但是问起他哪一部作品比较满意,回答却是没有一部满意的。 现代文学研究是动态发展的,新资料发现和作者阅历增加、学识加深都可能有新的认识诞生。正是这种内心不满意的原动力,促使黄修己一遍遍地修订、重写自己的着作。 其中,出版于1988年的《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受到国内外学界的广泛关注,曾在香港三联书店出版,被译为朝鲜文在韩国出版。在国内这本书也有3个版本,时间跨度为20年。2008年夏天,黄修己拿到新出的第三版,而这一次修订几乎是重写了一遍。他高兴地在扉页写道:这是三版中印得最漂亮的。 问起退休后为何还在不停修订着作?他快人快语地说,我有很多同班同学,有年纪比我还大的,都还在读书、做学问。有一位中风了,行动不便,但手指还能敲键盘,也还在用电脑改自己的着作。他说他不赞成退而不休,但很尊重为追求科学而坚持不懈的人。有人活着为学问,有人学问为活着,两者很不一样的。活着为学问,学问就是他的生命,只要还活着他就做学问。融会贯通才能产生优秀成果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强调,一个没有发达的自然科学的国家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一个没有繁荣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国家也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 对此,黄修己深有体会。改革开放后,传统的文学批评话语体系、研究方法受到质疑,各类新的旧的西方文艺理论、方法蜂拥而至,有的年轻学者生搬硬套五花八门的西方学说,以为是先锋、创新,造成新名词、洋名词大爆炸的现象,文学界称为方法热。 在这股热潮中,面对着强势的西方学术话语体系,黄修己认为学者既要有开放的心态,虚心吸收人类优秀的思想成果;又要有独立的精神、批判的精神,选择人家好的东西,拿来为我所用,创造出自己的先进理论和方法。 在上世纪80年代的方法热中,他没有跟风。为了弄清当代西方文艺学的状况,了解西方前沿研究方法,他特意南下深圳大学,用半年多时间阅读深大图书馆的港台版西方文艺理论书籍。 回到北京后,经过消化、融汇,借开设专题课机会撰写了《赵树理研究》一书。用新学的方法,有选择地借鉴合理的、适用的国外一些理论、方法,结合中国现代文学特点,对赵的创作分别做发生学、社会学、传记、审美、比较等的批评,使对赵树理和他的作品得到新的更深入的认识,给读者新颖之感。 在该书的前言中,黄修己批评学术研究中的崇洋风气:有些年轻人戴上一副进口的太阳镜,舍不得把商标撕掉,大概是怕别人说他的眼镜是赝品吧!本书也有一些‘商标’,不过先得在此声明,未曾在任何外国政府注册,实在是一些土特产也!如何形成中国特色理论和方法呢?黄修己借用鲁迅先生的话:我们吃羊肉是为了自己更健壮,而不是要变成羊!他说,现代文学研究要借鉴外国的理论、方法,但切莫生搬硬套,一定要融会贯通,在实践中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理论和方法,不过这是很艰巨的工作。 黄修己荐书 《鲁迅全集》:鲁迅的书是现代中国人都应该读一读的,读懂了鲁迅也就懂了中国。不仅是懂得老中国,也能帮助我们懂得今天的中国。 《沈从文散文选》:沈的散文集《从文自传》《湘行散记》《湘西》都写湘西,那是中国很特殊的一角。不是为了带你去那里旅游,而是等待你对那特殊一角的解读。 《艾青诗选》:用白话写诗,怎么能诗情醇厚,那就读读艾青的诗,主要是他抗战时期的诗,整个民族的情绪跃然而出。 原文链接:http://epaper.southcn.com/nfdaily/html/2016-12/27/content_7608837.htm

(责任编辑:admin)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