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新闻网_174
中山大学新闻网【广州日报】全国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内务室主任于建伟透露“慈善法”有望于年内出台——慈善法将广泛吸纳“广州经验” 稿件来源:广州日报2014-06-19第A2版
作者:谭秋明 申卉
编辑:金凤
发布日期:2014-06-19
阅读次数: 昨日,2014公益慈善思想峰会在中山大学举行,该活动由中山大学中国公益慈善研究院和广州市慈善服务中心联合主办,全国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内务室主任于建伟、广州市副市长贡儿珍等出席峰会。全国首家公益慈善书院——广州公益慈善书院也于当天揭牌。本次峰会是第二届广州市慈善项目推介会系列活动之一,以慈善改革:广州经验与中国道路为主题,邀请社会组织领军人物、知名学者及政府官员出席,共同探索当前公益慈善事业改革中所面临问题的解决之道。于建伟(全国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内务室主任):广州慈善经验值得推广学习中国慈善立法走过了十多年的艰辛路,难产多年的慈善法传言即将面世,在昨日峰会期间,参与立法工作的于建伟确认了这一传言,并透露最快年内(出台)吧。他表示,关于慈善法的各地调研从没停止,目前正在紧锣密鼓地编写中。慈善法何以难产?于建伟不讳言根本原因在于:中国地广人多,地方差异较大,要推出一部全国适用的法律,并非易事。他特别指出,这部法律将广泛集纳全国各地的先进经验和优秀做法,‘广州经验’就有很多值得学习和推广的地方。于建伟表示,广州在放开公募权、推动信息公开、志愿者队伍建设及管理等方面,不仅在全国是先行先试,而且成效卓然。今日,于建伟将与市人大、市民政局等部门召开座谈,深入了解广州公益慈善改革先进做法,进一步调研广州经验入法可能及具体范畴。朱健刚(中山大学中国公益慈善研究院执行院长):需加大公益慈善松绑力度在慈善峰会的发言中,朱健刚以广州慈善创新的地方实践为题,讲述了广州的慈善经验。谈及形成广州经验的原因,他归结为16个字:志愿参与、激发活力、政社合作、多元共治。他认为,在广州,社区的慈善志愿服务获得高度认同,志愿精神成为广州社会的灵魂。民间公益慈善组织之所以活力四射,源于政府减少干预。虽然广州的慈善脚步在全国是走在前面,但朱健刚直言,相对于慈善组织旺盛的需求来说,政府的扶持力度还不够!他建议政府能进一步松绑,在去除硬门槛后,还要去除软门槛和隐门槛,更大开放社会组织的发展。谈及公益打黑,他认为,目前广州的慈善组织还处于植被阶段,大部分慈善组织还很弱小,对于广州市慈善组织社会监督委员会来说,目前的工作重点应是扶持、培育、提高慈善组织自我监管的能力,而非公益打黑。王先胜(广东省社会救助研究服务中心主任):公益慈善组织应靠质量取胜很多人申请注册社会组织,热情是可嘉的,但组织的发起人是否有运作社会组织的能力?王先胜的犀利问题让在场听众鸦雀无声。他指出,社会组织的发展,尤其是公益慈善组织,不能仅仅靠数量取胜,而要靠提高质量取胜。他提出,希望有更多有名望、有资源的人们参与到慈善公益的工作中。王先胜还指出,当登记的硬门槛降低,软门槛和隐门槛让不少社会组织发起者感到无奈,这是由于法律法规的空白造成的。例如法规要求社会组织成立时有规范的章程,但并没有说明何为规范,这使得政府登记机关的自由载量权过大。不过,这一系列未落实到位的问题,都将在制定中的《广东省社会组织条例》中予以澄清。王福军(广州市民政局民间组织管理局局长):社会组织诚信黑名单或明年施行作为社会组织的登记管理方——广州市民政局民间组织局在社会组织成立全面放开的大局下,遇到了新的工作挑战。我们要思考怎样建立起‘宽进严管’的管理机制。王福军称,因为《广州市社会组织管理办法》实施之后,年检将改为年度报告,原来最简单的准出规则——两年不参加年检即可取消资格,成为一纸空文,因此广州正在研讨推出社会组织诚信黑名单系统。王福军称:诚信黑名单主要应用于那些不主动报告,诚信有问题的社会组织身上。他透露,诚信黑名单的设置将参照工商部门的成熟做法,公开接受市民检举投诉,定期向社会公布,这份诚信黑名单拟于明年1月1日起实施。广州慈善6大经验全面放开社会组织直接登记开放公益组织公募权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成为潮流培育支持公益慈善组织开放公益组织免税资格建立第三方的慈善监督委员会原文链接:http://gzdaily.dayoo.com/html/2014-06/19/content_2662741.htm
(责任编辑:admin)